574
您的位置: 券商中国 > 资讯

海通策略:市场大的底部已经出现,现阶段数字经济、低碳经济等新基建更优

来源:网络    时间:2022/05/29 12:54   阅读量:14598   

核心结论:①今年与过去20年相似:疫情冲击了经济指标快速负增长、股市明显下跌、政策力度稳步增长。②不同点:这次疫情更复杂,企业破产数量和失业率更高,基本面复苏很可能很难是深V,更像浅V. ③在市场修复上,新的基础设施是现阶段比较好的,比如数字经济、低碳经济。

今年与20年的异同:传染到股市

1.相似之处:流行病影响、政策努力

在两次疫情的冲击下,经济指标出现了快速的负增长。从疫情的影响程度来看,两轮疫情波及范围广,影响人数多。社会静态管理导致生产生活暂停,基本面受到极大冲击。

从疫情的传播来看,疫情始于湖北武汉,持续了20年。为控制疫情外溢,武汉于1月23日正式启动“封城”。到1月29日,全市共有31个省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地号召全民春节假期在家门口抗击疫情。此轮疫情中,深圳、吉林、上海、北京等地相继爆发,波及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

从感染人数来看,此轮疫情病例上升迅速,数量较大。长达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于1月中旬开始在中国出现。2月4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达到1.4万例的单日新高,之后逐渐下降。5月22日,中国首次无新增确诊病例。20世纪初,中国累计感染病例超过8万例。在此轮疫情中,吉林省从新增确诊病例数到峰值3077例仅用了4天时间。上海感染病例峰值出现在4月13日,5月17日上海全市才实现社会出清。22年3月开始的这一轮疫情,中国累计感染病例超过70万。

从防控措施来看,此轮疫情控制力度较大。疫情20年间,除了春节假期前后各地都留在家中抗击疫情外,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实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封闭管理。在今年这轮疫情中,深圳在2月初进行了7天的封闭管理,北京近期划定了部分封闭区域,而吉林和上海都实施了长期的全球封闭管理,对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从两次疫情期间实行封闭管理的地区GDP占比来看,19年湖北省GDP占全国的4.6%,今年实行封闭管理的上海、吉林、深圳GDP占全国的7.6%。

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来看,20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数据在疫情的影响下快速下降,在当前疫情下经济数据也明显下降。在20年疫情的冲击下,20Q1实际GDP同比下降至-6.9%。疫情最严重的2月份,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投资、社会用电量等经济指标同比下降约10%至80%。3月以上经济指标增速仍为负值,4、5月逐渐回升。5月份出口和社会消费增速为负。在当前疫情的冲击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对消费的影响。3月份以来,主要经济指标较前期明显回落,社会消费和汽车销售同比转负。4月,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更加严重。除投资和出口外,其他经济指标均同比负增长,4月份社会消费继续下滑至-11.1%,汽车销量同比下滑至-47.6%。

从股市表现来看,在两次疫情的冲击下,a股跌幅明显。在近20年疫情的冲击下,市场经历了两轮大幅下跌:第一轮发生在近20年的春节前后,中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市场担忧。20/01/14-20/02/04期间,沪深300下跌14%,上证综指下跌14%,随后在宽松的宏观政策刺激下迅速反弹。然而,随着疫情开始向海外蔓延,海外股市动荡蔓延至a股,a股开始第二次暴跌。20/03/05-20/03/19期间,沪深300下跌17%,上证综指下跌14%。一般来说,20世纪初,在疫情影响下,20/01-20/03期间,沪深300下跌17%,上证综指下跌15%。这一次,市场受到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发酵等因素的影响。21/12/13整体行情开始下跌,之后在2022年2月横盘震荡。自3月以来,市场受到中国疫情的影响,再次开始下跌。22/03/01-22/03/16期间,沪深300下跌15%,上证综指下跌14%。3月16日金融稳定委员会会议对稳定市场信心起到一定作用,a股小幅反弹。但从4月份开始,国内疫情加速恶化,上海、吉林开始大范围封闭管理。疫情对生产、投资、消费的影响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市场对基本面的忧虑越来越严重。22/04/01-22/04/27期间,沪深300指数下跌12%,上证综指下跌13%。总体来看,今年在疫情影响下,22/03/01-22/04/27期间,沪深300下跌19%,上证综指下跌18%。整体来看,在20年和22年国内两次疫情的冲击下,a股均出现明显下跌。

2.区别:这次疫情更复杂,痊愈或更困难。

与过去20年相比,今年的疫情影响更加复杂多变,对经济复苏的干扰更加频繁,居民和企业都受损严重。疫情冲击后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利润的恢复将更加困难。

这种基本面的反弹可能不是深V,更像是浅V,20年疫情爆发时,中国该季度实际GDP最低增速为20Q1 -6.9%。在该政策下,经济复苏斜率较大,边际变化明显。20年第二季度为3.1%,第三季度为4.8%,第四季度继续上升至6.4%,已经高于19年同期增速。从环比数据来看,在疫情冲击下,实际GDP环比20Q1下降到-26%,20Q2上升到22.7%,20Q3上升到6.2%,20Q4上升到10.4%,也明显高于19Q3的4.4%和19Q4的8.8%。企业利润回收斜率也大。在疫情的冲击下,a股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为-20Q1%,二季度为-12.5%,三季度为17.4%,四季度已快速回升至57%。可以看到,在20年来疫情的冲击下,20Q1宏观经济和企业利润增速大幅下滑,后续修复也呈现“深V”型复苏。今年,疫情的影响更加复杂和持续,企业和居民都受到了严重损害。考虑到疫情冲击下宏观经济和企业利润增速的下滑幅度可能略小,后续修复可能呈现“浅V”型复苏,复苏斜率较小。

今年股市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更加复杂。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股市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全球流动性宽松:2020年3月26日,美联储宣布开启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欧洲央行2020年3月启动紧急抗疫债券购买计划,6月和12月两次将购买规模扩大至1.85万亿欧元;日本央行采取允许无限量购债的方式,不断扩大紧急抗疫注资计划。

与今年20年不同的是,我们在之前的报告《市场关注的三个问题——2022 03 27》中指出,除了疫情扰动,股市还面临两个扰动: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和俄乌冲突。

先是在今年3月16日的FOMC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 BP,时隔约6年再次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随后,美联储在5月再次加息50个基点,并宣布从6月1日起下调利率。最初的上限定为每月475亿美元,三个月后增加到每月950亿美元。此前,随着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升温,中美利差已经开始收窄。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从年初的112 BP收窄至5月初的-29 BP,利差仍处于倒挂状态。考虑到美国目前的通胀压力仍然较大,美联储可能会在年内继续加息。截至22/05/26,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2022年加息10次以上,也就是说,到年底,预计加息7次以上。所以中美利差会继续倒挂。除了疫情,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持续发酵对中国股市也造成了一定的扰动。

二是“黑天鹅”事件——俄乌冲突及其后续影响也是市场关注点之一。首先,冲突扰乱了市场情绪。其次,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农业、能源和金属原材料方面占据着相对重要的地位。例如,俄罗斯和乌克兰出口的玉米占全球出口的17%,小麦占25%,大麦占30%。此外,俄罗斯化肥和能源出口也占全球出口的10%-20%左右。自2月底俄乌冲突升级以来,小麦、玉米、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均大幅上涨,后续通胀压力可能进一步凸显,这是中国股市在疫情冲击下下跌的又一次扰动。

3.满怀希望,循序渐进。

市场大底已经出现,利好因素正在逐步积累。4月下旬,我们的很多报告指出,市场的底部区域已经出现。详见“从基金业绩看市场调整过程-20220424”和“反弹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反转?”-20220504》、《各类投资者持仓分析-20220516》等。自年初以来,这种下降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共振,如美联储利率上升、俄乌冲突、国内疫情反弹等。,但背后的核心逻辑是经济周期。从历史上看,股市往往在前期滞涨+衰退时期下跌。21年下半年以来股市持续调整的背后原因是投资时钟进入滞涨期和衰退前期。从宏观经济周期和股市牛熊周期来看,4月底的低点大概率已经是市场的底部区域:一方面,中央政治局429会议明确稳增长的目标不变,稳增长的政策力度还在加大。本轮宏观经济周期大概率进入衰退后期,股市往往在衰退后期止跌;另一方面,沪深300指数跌幅明显。从a股估值、风险溢价等指标与历史底部的对比来看,目前市场处于大底部区域。

目前疫情正在逐步得到控制,积极因素也在逐步积累。5月26日,上海宣布全市高三高二学生6月6日起返校,高三6月13日起返校。截至5月27日,上海封闭管制区域涉及人数已降至26万人,预计6月1日至6月中下旬,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将全面恢复。据Dongfang.com介绍,5月前三周,上海全社会用电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8%以上,5月平均周用电量环比增长2.25%,其中第二产业平均周用电量环比增长5.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日均用电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3%以上;四批“白名单”重点企业用电水平接近去年同期的85%。北京的疫情防控也取得了积极进展。28日,北京疫情会商称,27日已清除社会病例数,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除封闭区商场外,其余全部恢复营业,8个无新增社会病例区连续7天及以上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当前的新基础设施可能更加灵活。在《稳增长路径下的行业轮动——2009年20 -20220516的学习》中,我们指出,在历史稳增长政策路径下,2008年行业轮动从基建到消费,再到科技;20年,从新基础设施到中游制造,再到消费。在这个稳增长的政策下,我们从去年12月开始把银行地产作为第一梯队。到目前为止,金融地产和传统基建的超额收益已经很明显了。未来稳增长政策将继续发力。低估值的银行和地产还有空间。只是对比历史,跑赢指数的空间可能有限。相对而言,目前的新基础设施更加灵活,具体原因有三:一是政策支持。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明确要求加强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分布式电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基本面较好。22Q1低碳经济产业链归母净利润同比76.5%,数字经济12.5%,全部a股增速3.6%;第三,从市场情况来看,成长性行业目前已经明显超跌,未来预期超额收益更高。详见《看好增长的三个理由——2022 05 15》。综合来看,低碳经济中的光伏风电、储能、UHV值得关注,数字经济中的5G和宽带基础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值得关注。另外,吸取历史教训,消费的恢复会略滞后于生产的修复。回过头来看,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稳增长政策见效,经济将逐步企稳回升,叠加三四季度中秋、国庆假期拉动的消费。以后可以逐渐注重消费。

低碳经济:光伏、风电、储能和UHV。稳增长背景下,光伏风电是政策重点。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首批约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开工约8400万千瓦。下一步,国家将按照“该开放的都要开放,能开放的都要开放”的原则,加快实施总规模约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据海通电气新分析师预测,2022年中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增速有望达到50%。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储能和UHV的新增需求持续提升:21年,全国累计新增储能装机容量仅4GW。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2025年新能源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30GW以上,未来还有6倍以上的发展空间。“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超高压投资计划3800亿元,将比“十三五”期间投资增长35.7%。光伏、风电、储能季度业绩均保持较高增速。详见《上游挤压中下游利润——21、22年季报点评——2022 05 01》。相关公司如隆基、通威、金高科技(行情002459,诊断)、天合光能(行情688599,诊断)、金朗科技(行情300763,诊断)、古德威(行情688390,诊断)、东方电缆(行情603606,诊断)。

数字经济:5G、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发展数字经济是国家战略。作为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平衡点,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是当前政策的方向。“算东算西”启动以来,贵州、四川等地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正在显现。5月10日,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都智能计算中心正式上线。贵州贵阳和贵安新区已有17个数据中心在建并投入运营,成为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未来将加快发展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我们预计,2022年,中国数据中心投资将达到5278亿元,21年增长26.1%;到“十四五”末,云计算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22-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6.8%。一季报业绩显示,数据中心业绩有所提升,累计归母净利润由21Q4的-5.5%上升至22Q1的7.6%。相关公司如星网锐捷、中兴通讯(行情00063,诊断)、广联达(行情002410,诊断)、紫光(行情00938,诊断)、Dataport(行情603881,诊断)、海康威视(行情002415,诊断)。

风险:通胀持续大幅上升,国内外宏观政策收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index